我住在北京的西边互盈在线,今天手机里面开始推送暴雨红色预警,印象中应该是今年的第一次。
推送中也提醒市民减少外出,及时关注气象预警和提示信息,确需外出尽量选乘公共交通。
对于上班族而言,可能还会因为预警中所说的“倡导企事业单位采取弹性工作方式或错峰上下班”而在工作群里问起来,“那今天会不会早下班?”
从预警的情况来说,本轮强降雨很有可能是今年入汛以来北京最强降雨,同时强降雨可能带来的城市内涝,远郊山区的泥石流、滑坡等次生灾害,都将是我们这座城市随时可能迎来的“风雨大考”。
北京夏季多雨互盈在线,准确的说,就是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,用通俗的话语来说,就是“七下八上”。这一个月时间的降水量占到了北京全年降水量80%甚至还多。“ 七下八上”降水主要就是降水集中、强度大、局地性强、年际变化大的特点。
每年7月中旬左右,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,副热带高压的西侧外围环绕一股暖湿气流,气流将洋面上的水气源源不断的输送往陆地,当暖湿气流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时,就会形成强降水和持续性降水。同样,北京被燕山山脉和太行山余脉环抱,山脉在夏季成为水汽的“屏障”,形成山前降水。这也是北京近郊与远郊的山区降水会比市区更多的缘故。
短时间内的密集强降雨,毫无疑问会造成水资源短期的极大丰富,在填满河道湖泊之后,极度湿润的土地极易发生山洪、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风险。
每年的主汛期,对于北京城市防汛工作与应急保障都是一次考验。市民非必要不外出的建议发出的同时,无数的应急保障队伍也准备就绪,做好各类应急准备,预置前置力量和防汛物资,遇到险情第一时间相应、迅速应对处置。
我在的西部山区里,就已经开始对住在低洼处等危险地带的群众开启转移安置,无论是自行前往城区的亲戚家投亲靠友互盈在线,还是前往就近的应急场所安置居住,转移已经紧锣密鼓的进行中。
至于山区之中的景点,不管是涉及到山区沟谷、滩涂河道的景区,还是山高路远的郊野公园、寺庙等,都提前闭园,而山区之中的民宿,也提前开始让住客退房返回,或者不要冒然前往山地、峡谷、水边等容易发生灾害的场所游玩。
今天上班的过程中,看到不少街道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在提前构筑防汛的防线。小区地下车库的入口,用沙袋筑起一道屏障,防水板和抽水泵在一旁待命,低洼平房区的雨篦子被打开,清理淤积在雨水井中的枯叶与泥巴。
大雨在即,除了逆行而上的城市守护者,我们市民也得展现出担当与自觉。
大雨面前,没有局外人,都是行动者。防汛应急,一方面是“干部在岗”的责任担当,一方面也是市民的文明素养。微信、短信等多平台的预警宣传,街区、楼门的万全防御,也需要市民未雨绸缪的自觉行动。
作为普通市民的我们,需要密切关注预警信息,及时调整出行计划,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,关好门窗,注意家中电源的安全。尤其是在大雨磅礴之前,如果没有我们市民未雨绸缪的行动自觉,安全度汛的难度就会增加很多。
停在河道边、低洼处的私家车,也尽可能驶离,到高处或者更加安全的地方,就少一份风险。同样的,暴雨滂沱的路上,遇到低洼的桥洞、积水路段,也需要小心谨慎,要么绕路行驶,要么暂避积水,一分敬畏,也是十分安全。
强降雨天气中,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当好自己生命财产安全的第一责任人,及时查看预警信息,留意天气状况,尽量非必要不外出。确需出行的关注路况信息,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堵塞。
写到这里,看到了手机上推送了“今晚8点,北京启动全市防汛一级响应”的新闻,防汛级别的提高,意味着对于雨情的判断在提高,也意味着一场“风雨大考”越来越近了。在大自然的暴风骤雨面前,完善的应急方案,时刻准备的应急队伍,自觉遵守防汛指示的普通市民,一定能够形成城市
战风斗雨的“铜墙铁壁”互盈在线,确保河湖安稳、市民安心、北京无恙。
天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